還記得剛出社會的時候,我對金錢有一種說不清的追求與匱乏感,對人生方向也很迷惘,跌跌撞撞走了不少彎路。
一路透過閱讀累積,近三年心境慢慢沉澱,對於「金錢」和「工作」的思維有很大的轉變,也更有了餘裕,誕生以「財富」與「天賦」為主題的部落格來與大家分享。
在人生的不同階段,總會遇見幾本書,讓我們感覺像被提醒、被安慰,甚至重新打開內心的一扇窗。
《創造金錢:吸引豐盛與人生志業的教導》,對我來說就是這樣的一本書。
本書特別的地方在於,它不是傳統金錢工具書,而是來自一位名為「歐林」的指導靈的訊息,邀請我們探索與財富的關係,學習以新的方式處理物質生活。
🌱 本書前言
歐林說:
- 你可以用新的方式與金錢相處,去探索財富背後的能量。
- 金錢不是唯一的答案,「豐盛」是廣闊的,能讓你感到充實與喜悅的一切。
- 當你投入熱愛並服務於更高益處時,金錢會自然隨之流動。
你是否也曾自我懷疑:「做我喜愛的事,怎麼可能養活自己?」
因此,總是迴避最能激發自己創意與活力的道路,因為潛意識覺得「那不可能當飯吃」。
而歐林提醒我們:
「發現與開創你的人生志業,比其他任何行動,更能為你帶來豐盛。」
「你不需要有太多設想,當你願意做喜愛的事,金錢會從宇宙意想不到的管道流入,而不是只靠你設想的那幾種侷限方式。」
金錢未必是帶給你想要事物的唯一來源管道。
–
你不必停留在無法服務你的工作中,本書就是要協助指引你——如何轉換到你真正想要的位置。
每一位被此書召喚的人,都正在加速個人成長,並渴望對世界貢獻,即使你可能暫時還不確定那是什麼。
重點在於:優先做你喜愛的事,而非你認為能賺錢的事。
你會發現當你投入只有你能做的獨特工作,服務並支持他人時,將會為你帶來高度的金錢吸引力。
聆聽內在指引並付諸行動,你將不再受經濟環境的限制,也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經濟榮景。
本書架構分為4個主題:
- 1.創造意圖
- 2.信念調頻
- 3.人生志業
- 4.金錢豐盛

書中的編排第一章是創造豐盛,第二章是預備致富,先創造「豐盛源頭」的意圖,接著為「預備致富」做信念調頻。
當閱讀本書,就是接上豐盛的頻率,每一次都有新的想法跳出。讓我們不只做知性上的理解,而是親自去體驗。
接著,以下是我閱讀4大主題的分享~
1. 豐盛意圖 🌱

「我願意用毫不費力的方式,來創造一切。」
書裡提到建立「豐盛意圖」的關鍵,是一種磁化能力。
磁化力就是運用意識與能量頻率,像我在《喚醒你的天生好命》讀書心得裡提過的──宇宙意識網。
當你信任自己能活出渴望的狀態,懷著感謝的能量,一步步前行,宇宙就會開始展開,替你吸引人事物與資源,就像喚醒沉睡的節點。
但這股能量需要適量。
若你投入過多力氣卻收穫甚微,那代表你在用力對抗,不是在順流。最高的道路,總是自然的。
所以,先問自己: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
比如想要一個新家,你在乎的是房子的外觀,還是它帶來的功能與氛圍符合你的需求?
若能想像更清晰,你吸引的就會更貼近本質。同樣也能延伸到工作、伴侶,甚至金錢的選擇。
記得,認出眼前出現的一切,都是你磁化成功的證明。
並且尊重自己的價值,把時間與精力留給懂得珍惜你的人。
如果你因為「義務」而勉強自己,這就不是聽從內在。
請溫柔問自己:為什麼要停留在不能讓我快樂的地方?
跟隨內心的喜悅吧,不要過度分析回報與代價。因為,真正的益處,早已在喜悅本身之中。
2. 信念調頻 🌈

「我一定會做,能讓我感到最喜悅的事。」
聽過巴夏訊息的,會知道這也稱做「最高興奮的原則」。
我們不是選擇看起來能賺多少錢,而是選擇能讓內心發光的路。即使這條路暫時不賺錢,長遠來看,它總會為你帶來更多豐盛。
成功,不必等到存款、房子、車子。
真正的成功,是你在當下就能感受到充實;是能轉化恐懼、釋放舊習性,同時做著你熱愛的事,展現你獨特的才華。
而人生總有低潮時。
這或許是宇宙在教我們——如何在匱乏中,認出值得的豐盛。
也許在提醒我們:
其實生活所需並不多,甚至在沒有太多金錢的情況下,我們依然能慷慨大方,依然能感受到力量。
也許這段路,是為了讓我們學習信任、慈悲與謙卑。
也許是幫助你釐清什麼才是有意義的。
也許是提醒你,學會接受別人的給予。
當你擁抱了這些課題,它們就不再需要糾纏你了。
3. 人生志業 🌿
「人生中,總有一個獨特的部分,會讓你活力充沛。」
歐林說:投身志業,比金錢更能為你帶來真正的豐盛。
宇宙從沒要求你必須先成為千萬富翁,才配擁有圓滿。
當你奉獻最高的技能,自然會啟發、支持他人。
當你開始做喜歡的事,金錢會隨之流動──這就是最高興奮法則。
也別忘了:你的人生志業,可能不存在於現有的職業分類裡。
它或許需要由你自己創造。因為你來到這裡,就是要協助這個世界,建立一種新的工作意識。
如果此刻你還不想探索志業,也沒關係。
請記得一件事:豐盛的源頭永遠在你自己,而不在工作、投資或伴侶。
物質是流動的,但創造豐盛的能力,會永遠跟隨你。
4. 金錢豐盛 💫
「金錢不是為了數字的累積,而是生命體驗的工具。」
歐林提醒我們:擁有適量金錢去做喜歡的事,比存著一大筆卻不敢動用,更接近真正的富足。
有時候,直接得到想要的東西,甚至比先獲取金錢再來購買更為容易。
因此,不如直接去活出你嚮往的生活品質。
當你展現金錢能帶來的美好品質──自由、安心、喜悅──它會吸引更多金錢,以及更多面向的豐盛。
衡量一個人的價值,不在於賺了多少,而在於是否完成了人生的目的、是否感到快樂。
告訴自己,
讓金錢為我的志業與目的服務。
每一次花費或投資,都來自你真心渴望的選擇,注入活力。
最後,讓金錢保持流動。
敞開自己,接受不同形式的資源,因為「接受」的同時,也是在讓他人體驗給予的喜悅。
每一筆收入,都值得喜悅與感謝;每一次支出,也能是一種祝福。
當我們帶著感謝的能量與金錢互動,它會形成磁場,吸引更多回來。
結語:
最好的禮物,是成為最好的自己。
當我們運用金錢創造豐盛而美好的生活,人們會因為看見我們,而開始學會相信:豐盛,原來是可能的。
或許,《創造金錢》要提醒我們的,不只是財富的祕密,而是一種生活態度:
讓我們一起順著喜悅、信任自己,並讓金錢成為愛與意圖的流動。
-隱居練習生。